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称 " 台湾有事 " 或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 " 存亡危机事态 ",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进行武力威胁。此番错误言论引发多方批评和抗议。在日本历任首相中,高市是第一个明确表态将 " 台湾有事 " 与 " 存亡危机事态 " 相挂钩的,其言下之意就是一旦 " 台湾有事 ",日本即可行使所谓的 " 集体自卫权 ",使日本武力介入台海成为可能。

2015 年,在民众的强烈抗议声浪中,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安倍晋三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安保法按照严重程度,将日本面临的安全状况划分为不同层级的 " 事态 ",并规定了每种事态下的应对措施。
" 存亡危机事态 " 指的是 " 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日本的生存面临威胁,民众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能从根本上被颠覆 "。在应对这一级事态时,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直接受到武力攻击,也能行使武力。
在昨天(19 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在应询时指出,《联合国宪章》规定的集体自卫权是为维护国际社会集体安全,防止法西斯势力复活而创设的权利。日本在二战后被限制行使这一权利。《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禁止重新武装。日本在其宪法中承诺,永远放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确立专守防卫原则,这些都是日本作为战败国义务的法律化。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分析,高市将台湾问题与 " 存亡危机事态 " 联系在一起,用心非常险恶。因为 " 新安保法案 " 中所规定的 " 存亡危机事态 " 的前提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受到武力攻击,而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国家。所以高市用这样的提法,狡诈地 " 夹带私货 ",即变相地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对 " 台独 " 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也为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埋下伏笔。
赖岳谦认为,高市所为第一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即 1971 年联大第 2758 号决议明确指出的:" 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其次,违反了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关于台湾的论述,即 "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

侵华日军。资料图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以所谓 " 存亡危机 " 和 " 自卫 " 为名发动对外侵略,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惯用伎俩。" 存亡危机事态 " 本质上继承了日本军国主义最核心的特征——以 " 国家存亡 " 作为发动战争的道德包装与法律借口。军国主义时代,日本军部惯于将任何对外扩张包装为 " 生存权 " 与 " 存亡危机 ",来放大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如 1931 年以 " 能否得到满洲将威胁日本存亡 " 为借口发动 " 九一八事变 ";1937 年全面侵华则声称 " 中国事态已威胁日本存亡 "。如今的高市想通过 " 存亡危机事态 " 解禁集体自卫权,其逻辑与当年日本军部以所谓 " 大东亚共荣圈 " 掩盖侵略如出一辙,都是把主观认定的 " 危机 " 升级为国家存亡级威胁,为军事行动提供理论支持。
" 日军发动的侵略战争,刚开始的说法都是‘存亡事态’。这个问题对中国而言,不是单纯现在的台海议题,不是单纯的介入内政,这根本就是一个侵略者面对战争,从头到尾不知反省 ",台湾时事评论员杨永明认为," 高市早苗此举并非为了台湾,而是日本右翼势力借台海问题放大‘中国威胁’,进而推动日本国防与核政策 "。

2015 年 9 月 17 日,日本参议院议员在审议安保法案时发生激烈冲突。资料图
2015 年,日本新安保法案通过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强行表决的争议。当时防卫省与自民党右翼绕过民意与宪法学者,将判断权高度集中于内阁而非国会,这与 1930 年代日本军部擅自制造 " 满洲事变 "、事后迫使政府承认的做法高度类似。值得注意的是,一旦 " 存亡危机事态 " 被认定,日本首相即可不经国会事先批准出动自卫队,让极端的军国主义者得以用 " 存亡 " 两字绑架整个国家决策。
实际上,日本真正的所谓 " 存亡危机 " 往往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其内部军国主义者人为制造 " 危机 " 并导致的战争泥潭。如今,以高市为首的日本右翼将介入台海渲染为所谓 " 保卫自由世界 " 与 " 守护印太秩序 ",本质就是把进攻性军事行动伪装成防御性的所谓 " 存亡之战 "。这种提法一旦被滥用,无疑将再次把日本拖入军国主义的老路,并把整个东亚推向战争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