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你会怎么过?

是围着锅台转还是围着孙子孙女转?

当然,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作为全网首档聚焦45岁以上群体的才艺竞技真人秀,承袭《中国达人秀》经典IP,《时代达人秀》于10月26日起登陆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每周日20:30准时播出,已成为许多上海家庭的“温馨时刻”。

播出三期以来,选手的故事不仅引爆社交平台,更催生出一种温暖的家庭互动模式:不少上海家庭纷纷晒出家中“宝藏爸妈”的才艺与追梦故事。曾经各自刷手机的家人,因屏幕上的精彩而重新聚拢,拥有了共同的话题与感动。阿姨叔叔们的真实活力,连观察员陈国庆、孔祥东、施琰、方俊等也多次为之动容,为这群活出精彩的达人加油喝彩。

达人观察员陈国庆

达人观察员孔祥东

达人观察员施琰

达人观察员方俊

首期节目中,上海阿姨尹红与女儿的轮椅双人舞,成为击中无数家庭的“催泪弹”。因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的尹红,曾因自卑不愿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而2017年与轮椅舞的相遇,彻底改写了她的人生。舞台上,母女默契共舞,轮椅仿佛被赋予生命,旋转起落间尽显力量与美感。这短短的一支舞,不仅让父母一辈感同身受,更让年轻一代读懂了母女之间双向奔赴的深情。

60岁的周媚,则在T台上重塑“年轻”的含义。作为中国第一代职业模特,她曾因遗传性白发早早淡出舞台,沉寂二十余年。当她身着华服重返聚光灯下,不仅以挺拔身姿惊艳全场,更展现出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自信。她的存在,让“年轻是一种状态,而非数字”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具体可感的生命样本。

《时代达人秀》的动人之处,在于不刻意渲染“励志”与“苦情”,而是让生命的韧性自然流露。65岁的钱根娣虽无专业师承,却因热爱在退休后自发组建二十多人的民间剧团,身兼编、导、演多职,将滑稽戏带进社区舞台。当她终于得到偶像观察员“阿庆爷叔”陈国庆的现场指点时,沪语的韵味与艺术的传承瞬间击中人心。

有趣、有用、有话题

《时代达人秀》以“有趣、有用、有话题”为创作逻辑,开辟银发题材的新叙事方式,吸引全家老小重回客厅电视前,让节目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富含思考价值。

“有趣”,是打破年龄偏见的钥匙。第三期开场的“歪脑组合”,以一曲沪语歌《老“鬼”心不“死”》唱出了海派“老克勒”的豁达:“白发在增加,内心自满,舒舒服服。”戏谑的唱腔中透出历经世事的从容,一句随性的“为什么不呢”,道尽上海人“活在当下”的洒脱。人生步入后半程又如何?邬立强与伙伴们用歌声传递出:岁月变迁,依然可以活得精彩。

“有用”,是人生智慧的真诚传递。70岁的吴巧云跨界苦学变脸,将“不可能”活成了“我能行”。学艺时,师父为她破例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陈规;追梦路上,她以年轻心态收获了跨越年龄的浪漫婚姻。她的故事有力地回应了“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的刻板观念,既为父母辈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榜样,也让年轻人感受到坚持的力量。

“有话题”,则让节目超越娱乐本身,延伸至家庭日常的讨论。播出期间,“年龄与美丽”“晚年追梦”等话题持续发酵,99岁陈凤英老人的登场更将讨论推向高潮——她现场挥毫,分享护理院里的幸福日常与养生心得,让观众看到老年生活的多元可能,也成为上海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养老服务持续升级的生动注脚。

重新定义“人生下半场”

本周日,节目再次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用非凡的坚持与才华,共同演绎了对年龄、传统与自我的超越。

当即将80岁的戴大丽在钢管上完成“空中芭蕾”与“单腿倒挂”时,她不仅展示了长达15年舞龄所积淀的柔韧与力量,更彻底打破了社会对高龄的刻板定义。作为中国首位跳上国际舞台的老年钢管舞者,她与24岁舞伴跨越55岁年龄差的默契共舞,成为全场最动人的画面,完美诠释了“无龄感”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从65岁初登《中国达人秀》到快80岁再登《时代达人秀》,戴大丽用她的每一次旋转与腾跃宣告:梦想与热爱,永不谢幕。

老年钢管舞者80岁的戴大丽

同样挑战年龄界限的,是来自上海的“时尚爷叔团”。这支由45至70岁魅力男士组成的团体,以平均超过一米八的挺拔身姿与卓越品位,从容驾驭各类服装。他们用“无龄、无界、无忧”的生活态度证明,风格与魅力只会随岁月沉淀得愈发醇厚。

来自上海的“时尚爷叔团”

在本期舞台上,超越同样体现在对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上。上海静安区石担石锁协会的队员们,将这项起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北方民间的古老力量训练,舞动出了新的生命力。重达70斤的民国石锁在他们手中虎虎生风,展现了非遗项目的阳刚之气与活态传承。

上海静安区石担石锁协会的队员们

年轻观众在《时代达人秀》下的留言,点出了节目的另一重意义:搭建代际沟通的桥梁,引导人们思考何为热爱、何为年龄、何为真正“与我有关”的生活。尹红母女的共舞,让年轻人意识到“支持父母追梦,才是最贴心的孝顺”;吴巧云的浪漫故事,则打破了“长辈的幸福会被年龄限制”的固有认知,再次印证了“人生下半场”的不设限与无限可能。

节目如同一面镜子,让年轻人看到长辈“不服老”背后对生命的热爱,也让长辈更有底气“做自己”。《时代达人秀》让上海家庭重回电视大屏,从本土视角捕捉银发群体的“达人基因”,以“寻找自我舞台”的理念让每个普通人发光。这束为45岁以上群体点亮的聚光灯,照亮的不仅是舞台,更是每一位观众对生命的理解:无论年岁几何,热爱永不退场,生命始终拥有绽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