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韩国股市在2025年有望创下25年来最大涨幅,KOSPI指数年内累计上涨61%。此轮行情由总统李在明提出的“5000点目标”、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以及国内企业治理改革共同推动。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近期纷纷上调目标点位,前者将5000点作为基准预期,后者预测2026年底可达5500点。然而,市场对AI估值过高、散户杠杆交易激增以及指数过度依赖少数权重股等问题表示担忧。
韩国股市今年有望创下25年来最强涨幅,KOSPI指数从年初约2400点暴涨61%,突破4000点大关,表现领跑全球市场。
韩国总统李在明年初承诺推动Kospi指数向5000点迈进,成为点燃这轮行情的导火索。这一罕见的政治承诺叠加全球AI芯片需求激增,令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股价飙升,带动整体市场大幅上涨。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近期纷纷上调目标点位,前者将5000点作为基准预期,后者预测2026年底可达5500点。

然而,韩国股市涨势过快也引发市场担忧。近半数涨幅来自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只个股,散户杠杆交易创纪录高位,AI估值泡沫忧虑导致股指上周五暴跌近4%。
政治承诺点燃史诗级涨势
韩国交易所本月在巨型屏幕上以醒目黄色字体展示“Kospi 4000”,纪念这场一年前少有人相信能实现的壮观涨势。此轮行情的起点是李在明的5000点承诺,这是政治人物罕见地为市场设定具体目标。
彼时,市场仍笼罩在去年12月戒严令的阴影下,加剧了韩国市场长期存在的“韩国折价”问题,即因公司治理薄弱导致的估值下调。然而,李在明这一雄心勃勃的提案恰逢全球转向AI和芯片股,推动市场出现反转。
执政民主党议员、KOSPI 5000委员会工作组成员Park Hong Bae表示:
“没有人预测市场会跳得如此之快,涨幅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韩国政府推动的部分目的是将资金从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引向股市。作为泛政府承诺振兴股市的信号,金融监管机构最高官员出售了其在富裕的江南地区拥有的两套公寓之一,并将部分收益投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估值仍较低,公司治理改革成关键
尽管大幅上涨引发不安情绪,多头仍持乐观态度。分析师认为,AI驱动的需求为韩国芯片股掀起“超级周期”。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今年猛涨后估值仍相对便宜,其远期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7倍,这一水平远低于区域科技股16倍的平均估值,更是大幅低于英伟达27倍的市盈率水平。
联邦赫尔姆斯投资组合经理Jonathan Pines认为:
“韩国股票在全球范围内仍然便宜,如果韩国估值折价消除,市场可能可能会翻一番甚至两番。”
推动下一轮上涨行情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随着《商业法》修正案的通过,投资者目前正密切关注降低股息税率的法案进展,以及一项关于强制注销库存股的单独投票。长期以来,企业集团一直利用库存股来维持控制权。
然而,然而执行层面仍存疑虑。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最大企业三星电子至今尚未公布其旨在提升股东回报的“企业价值提升计划”具体方案。
Templeton Global Investments组合经理Yiping Liao表示,下一轮涨势需要企业治理改革取得更多进展:
“我们需要看到实际的具体改革措施。言辞有助于推动短期表现,但最终你需要看政府实际做了什么。”
杠杆交易风险与集中度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散户杠杆交易增加了额外风险。有迹象表明,韩国风险偏好的散户投资者在大举投资海外股票后,正将资金转回国内市场。如果早期趋势持续,11月将成为自4月以来首个散户资金流入月。
根据韩国金融投资协会的数据,11月的保证金交易规模一直徘徊在26万亿韩元(约合170亿美元)附近,在六个月内上升约50%。此外,市场还存在集中度担忧,Kospi指数2025年近一半的涨幅来自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
Zian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Kim Dojoon表示,对于韩国市场而言,5000点目标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做足够多的工作来提升股东回报并强化市场。他称:
“如果像现在这样继续狂飙,可能会触及5000点,但随后会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