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小米公关一号位变动的官宣虽迟但到。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近日在个人微博发文,确认已转岗至小米武汉总部。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徐洁云在微博评论区回复王化称:“多谢兄弟!开拓新征程,加油!”而一份网传的小米集团《组织调整及干部任命通知》显示,徐洁云接替王化兼任集团公关部总经理。

  同样是小米集团话题高管的人事变动,王化的转岗和此前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的离开相比,显得早有预兆。今年11月上旬,网上便屡现关于其职务变动的消息。作为业务线横跨手机、汽车、家电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巨头,小米年内屡次登上互联网红榜、黑榜,雷军、王化等一众高管也站在公众视野的聚光灯下被评议和审视。

  王化转岗、公关一号位谁来接替只是相对浅表的问题,多位与小米集团有过接触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类似的观点:部门核心岗位调整后,小米长期以来对外沟通模式能否迎来一场转舵,大概比一个职位的调整更让他们关心。

  十年之后

  随着王化官宣转岗至小米武汉总部,同日市场消息称小米集团发布《组织调整及干部任命通知》,任命王化担任武汉区域总部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向武汉区域总部总经理王扉汇报;任命徐洁云兼任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向集团副总裁、CMO、集团战略市场部总经理许斐汇报;同时徐洁云继续担任集团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兼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北京商报记者就该文件向小米集团方面核实,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此前一周,就王化转岗及继任者情况,记者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上述情况,当时对方表示还没有新的继任者,徐洁云可能会“先盯一段时间”。

  作为小米公关体系的核心操盘手,王化的职业轨迹与小米公关部门的发展深度绑定。

  据王化自述,他在入职小米前拥有超过十年的媒体从业经历,职业背景为其后续的公关工作积累了行业认知基础。2015年7月,他正式加入小米,初期隶属于大市场部。彼时小米尚未设立独立公关部门,相关职能由大市场部兼任,2017年小米筹备上市期间启动公关部组建,王化以“编外支援”身份深度参与该核心部门的搭建过程。

  2019年中,王化正式转岗至集团公关部出任公关总监,全面介入小米公关业务的核心管理。2020年12月,随着原公关部负责人按小米干部轮岗制调整岗位,王化晋升为公关部副总经理并主持日常工作,向时任集团总裁王翔汇报,此时他已开始统领四五十人的公关团队,这也是其职业生涯中首次负责规模化团队管理。2021年5月,王化进一步升任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巩固了其公关一号位的角色地位。

  在小米任职期间,王化的核心职责聚焦于对外沟通与舆情应对,多次以官方身份回应重大争议:从2023年辟谣小米投资足球俱乐部传闻,到去年小米汽车发布前后澄清版本售价、供应商关联等谣言,再到今年回应雷军持股变动、汽车安全质疑等系列舆情,均是其在岗位上的代表事件。7月,王化在个人微博发文纪念入职小米十周年后得到雷军亲自致谢,足见其在公司内部的资历与认可度。

  但在业务版图扩张后,小米的舆情场已经变得空前复杂。近段时间,从汽车业务交付周期、安全冗余设计等引发的持续讨论,到手机机型改名带来的品牌争议、影像功能“小字标注”引发的公众疑问,多起事件先后将小米推向舆论焦点。

  沟通的出口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家企业需要稳定的对外沟通出口,如果缺乏沟通,很有可能导致原本可以疏导的疑问演变为扩散性猜测。

  公关的核心在于沟通与信任建立,尤其作为生产大众消费品的企业如果与公众沟通不畅,会让公众觉得企业逃避责任、缺乏担当,进而引发更多猜测与不满。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下,负面消息易发酵扩散,损害企业形象与声誉。

  詹军豪进一步表示,企业只有积极回应、诚恳沟通,及时澄清误解、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公关策略。即便问题复杂无法立刻解决,也应表明态度、给出处理时间表,让公众看到企业的重视与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危机,维护良好的公众关系。

  多年以来,雷军本人一直被视为小米对外的关键沟通出口,这位自带光环的集团创始人,其个人行业口碑与公众认可度曾是小米舆情的重要缓冲垫——即便出现争议,靠雷军自己发声和品牌积累的信任度,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庞杂的负面情绪。

  但光环本身,并不能直接兑现为有效沟通,这一点似乎正在今年被验证。

  小米如今已不是专注手机单一业务的企业,汽车、智能家居、生态链产品等业务触角延伸至千行百业,而不同行业的舆情敏感度、关注度天差地别。尤其是将安全、规范视作根本的汽车行业,任何一点争议的影响力都远超小米过去涉及的领域,单一的个人光环再也无法覆盖多元、高频的公关需求,此前被掩盖的体系性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一次转舵

  事实上,大众对于企业公关的期待也并非立刻、完美解决所有问题——问题本身往往并不出在公关身上,他也很难直接解决什么问题,但总归应该保持专业与理性。

  某头部科技公司公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即公关体系的核心在于搭建品牌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桥梁——当市场有合理疑问时,能得到回应;当出现严重争议、问题时,能看到责任担当。

  以王化为靶点,大众对于小米的对外沟通模式的空前关注,源自其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小米与消费者的连接日益紧密,与消费者利益休戚相关。

  岗位调整之所以被聚焦,期待搭建对外的平台、扩大交流的空间是归因。一个针对汽车、手机、家电等不同领域能够精细、专业、及时的体系,以及主动打开的沟通渠道。

  比如,今年,国内某品牌新势力车企就曾因冷却液隐患启动召回2024款车辆,主动向监管部门备案后,通过官方App、短信等多渠道告知车主,明确召回范围、原因,并提供免费更换冷却液及相关部件的解决方案,同时开通客服热线进行沟通;无论是媒体问询还是公众疑问,都应建立稳定的反馈流程与透明回应机制,即便对暂未解决的细节也坦诚告知进展。

  前述公关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道,在她看来,公关这个岗位的职责当然是要“灭火”,但首先得搭起初步的信任。业务越多元,公众的期待就越高,越需要透明、负责的沟通态度。不过,该人士也指出,大厂公关部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传达高管意志,“老板制定的对外沟通方式,和自己基于公关从业经验的方法之间如果有冲突,很多人于公于私都只能选择前者,按照老板的意思来。而外界往往只能看到一个沟通不力的、背锅的公关”。

  王化轮岗后,无论主动或被动,小米公关业务都将迎来一次调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