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基本面力场
最近有一家公司正在申请在北交所IPO,公司全称是江苏永大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永大股份(874495),保荐机构为(601211.SH)证券,保荐代表人是罗云翔、陈跃政。
永大股份的核心产品压力容器,可用在基础化工、煤化工、光伏与医药等领域。业绩表现方面,有些波动,2024年营收净利还是双增长的,营收增长35.11%带动净利大幅增长110.69%,今年就没那么乐观了,前三季度营收下滑了25.16%,净利微降3.34%。
招股书中对2025年全年业绩的预计,比前三季度的实际表现要好,但也需要注意,看似好转的营收背后,却暗藏着一个很大的风险,事关A股光伏龙头(603260.SH)。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5年11月,永大股份向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提供的压力容器完成验收并确认收入17473.27万元,占2025年度预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30%-24.96%,合盛硅业成为永大股份2025年度第一大客户;形成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7797.92万元。同月,永大股份与合盛硅业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合盛硅业按照协议分期付款。
对此,永大股份在招股书里进行风险提示称:公司面临应收合盛硅业款项形成坏账进而影响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是合盛硅业持股80.41%的控股子公司。合盛硅业,想必小伙伴们都不陌生,这是A股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据称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硅基全产业链公,还是硅基新材料一体化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截至昨日收盘时的总市值接近750亿元。

这样一个几百亿市值的光伏龙头,却被正在申请IPO的永大股份揭开了一道伤疤,揭露出一场令人唏嘘的窘迫与矛盾。
先说窘迫的一面。
根据永大股份披露的信息来看,合盛硅业付款出现了问题。《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第78页披露:针对剩余40%的安装调试验收款7797.92万元,基于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的经营与流动性情况,公司正积极与其协商和解协议以实现分期收款。目前初步拟定的和解方案为,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承诺对上述最终欠付货款7797.92万元,从2025年11月开始每月支付150万元,每月底均在最后一个工作日前银行承兑或电汇支付,直至付清协议中的货款为止。
也就是说,合盛硅业针对7800万元的货款,都无力直接支付了,不得已只能采取每月支付150万元的方式慢慢还,且按照约定的还款进度,需要历时52个月、也即4年多的时间才能还清了。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季度末,合盛硅业合并口径下货币资金余额有11.42亿元,比去年底的17.91亿元减少了6个多亿。与此同时,面对的短期借款余额,也即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借款,就高达49.7亿元,还有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6.49亿元。
数据摆在这里,力场君就不做过度解读了,合盛硅业的资金情况怎么样,从永大股份的招股书里就能看得出来,被不到8千万元的货款搞得头大,竟还想出个52个月还款方案,也是挺罕见的案例了。
再说矛盾的一面。
永大股份对合盛硅业的销售订单,对应着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对此永大股份披露的关键信息包括:
该项目于2023年开工,截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的建设进度为65%;目前,该项目处于建设期并筹备后续开车事项,原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陆续投产,受光伏行业景气度下行与多晶硅价格下降的影响,建设进展较为缓慢。
2025年 6月底以来,在国家“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多晶硅价格已出现触底回升;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该项目的建设并开车投产。
把上面这些话简化一下就是:合盛硅业在2023年开工的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市场消化不了,因此延缓了投资进度;今年“反内卷”推动多晶硅价格有了触底迹象,便顺水推舟打算在2026年开工生产。
这里面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当前多晶硅能有一些触底迹象,核心动力就是“控量”带动“控价”。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近日转载证券时报网的一篇报道就提到:当前光伏“反内卷”政策集中在“控价”“控量”两方面,“控价”已经取得初步成果,7月以来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均有上涨,且第三季度硅料环节已经有扭亏为盈迹象;“控量”也在顺利进行,11月进入枯水期以来,硅料企业已经开始减产,全年产量符合年初设定,产能整合方案争取年内完成。

而从永大股份披露的合盛硅业的策划,当下集中在“控价”“控量”两方面的“反内卷”,刚让人隐隐约约看到了有一丝丝回暖,但远未到可以举杯欢庆的时候,合盛硅业就开始蠢蠢欲动、筹划着明年开始上产能了,这难道不显得有些矛盾、有些尴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