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面貌,不仅存在于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更栖息于它深厚的文化记忆里。11月23日,IP LONGWAN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龙湾开启了一场以IP唤醒千年文脉、重塑城市形象的创新实践。
这个由澎湃新闻与龙湾区委宣传部携手打造的平台,将构建一个持续生长的城市形象资源库,通过汇聚龙湾优秀文化资源,让城市IP成为推动龙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张晓铭 摄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基因
龙湾的文化底蕴,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渔猎耕作,创造了灿烂的瓯越文化。
这片土地见证了东瓯古国的兴衰,经历了唐宋时期的繁荣,也在近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焕发新生。龙湾的文化基因中,既保留了古朴厚重的历史沉淀,又洋溢着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人杰地灵是龙湾最鲜明的文化标签。这里是南宋状元赵建大的故乡,一位凭借卓越才学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文化象征;这里孕育了“一代词宗”夏承焘,他的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为中国古典文学留下了宝贵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改革第一臣”张璁。这位出生于龙湾的政治家,在明朝中叶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勇于变革、务实创新的精神特质。张璁的改革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品格。

项绍雄 摄
龙湾的文化遗产丰富而多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不仅是明代沿海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龙湾古炮台见证了近代中国海防历史,龙岗山遗址承载着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
还有建于唐朝的国安寺、宋朝的千佛塔、明代的玄真观,以及散布在各处的摩崖题刻、古代墓葬、名人诗碑、名人故居等,这些文物古迹如同镶嵌在龙湾青山碧水间的明珠,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演进。
在现代化进程中,龙湾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挖掘和弘扬“瓯越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尊重,为城市IP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价值内涵。

张晓铭 摄
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双重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能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能吸引外部资源,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在于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转化为易于理解和传播的内容。而城市IP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有效载体。
以上海为例,IP SHANGHAI作为国内首个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成功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城市形象传播体系。该平台通过汇聚各类城市形象资源,打造了人人创作、人人展示、人人分享的传播生态,为上海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
澎湃新闻作为IP LONGWAN的全权技术搭建及运营机构,输出全套运营IP城市平台建设经验和技术能力,为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这些经验对IP LONGWAN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龙湾而言,既要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要融入温州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

娄俊杰 摄
1984年,龙湾区作为温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应运而生,从一片“处女地”逐步发展成为温州城市副中心。这段从无到有、从边缘到中心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城市发展史诗,为城市IP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叙事素材。
当前,龙湾正锚定“东部科技城、活力新湾区、开放枢纽港、幸福宜居地”目标定位,聚力打造“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的主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平台、建设“世界的温州”的主力军、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主阵地,努力成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样板区。这些发展实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IP LONGWAN的上线,为龙湾城市形象传播开启了新的可能。这个平台不仅仅是技术工具,更是连接龙湾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它通过多种方式为龙湾城市形象传播赋能。
平台集纳龙湾声音、图片、视频、美文、活动案例等多种形态资源,形成了全面展现龙湾城市形象的数字资源库。
这些数字资源不同于传统的档案资料,它们经过专业化整理和标签化处理,便于检索、获取和使用,大大降低了城市形象创作和传播的门槛。无论是媒体从业者、文化创作者,还是普通市民,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所需的素材资源。

项绍雄 摄
这种开放共享的传播生态,打破了传统城市宣传的单向传播模式,形成了多声部、互动式的传播格局。在这个生态中,政府、企业、媒体、文化机构和市民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
尤为重要的是,IP LONGWAN通过价值挖掘,彰显了龙湾文化的时代意义。
IP LONGWAN平台的建设,是龙湾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它表明龙湾不仅有勇气面向未来开拓创新,也有智慧回首过去汲取养分。在这个平台上,龙湾的每一个历史片段、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物故事都将被赋予新的生命,共同编织成一张绚丽多彩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