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座“来电”的城市。
滚滚东去的长江,赋予宜昌充沛的水电势能。巍峨耸立的三峡大坝如同一个“动力心脏”,向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输送绿色能量。
“来电”不仅是三峡赋能的底气,也是宜昌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2024年,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宜昌,GDP突破6000亿大关,达到6191亿元,实现4年连跨两个千亿台阶。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在2025年年初表示,“这是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精彩答卷”。当前,宜昌正奋力打造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支点中奋勇争先。

三峡大坝位于宜昌,成就宜昌“世界水电之都”的地位。 视觉中国 图
宜昌与长三角地区共饮一江水,为更好探索、发现、总结宜昌的创新发展,展现宜昌文旅的丰富资源,吸引更多企业来宜昌投资兴业、更多游客来宜昌旅游度假,和宜昌“来电”,4月21日至25日,宜昌市委宣传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共同主办“来电宜昌”——2025长三角主流媒体宜昌调研行。
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5家主流媒体将和澎湃新闻调研团一起走进宜昌的重点企业、三峡坝区、美丽乡村、生态茶园、文旅项目等,探寻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和生动实践。
产业“来电”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让宜昌拥有了“来电”基因。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四百余座大中小水电站如明珠般点缀在宜昌大地上,多年来向长江经济带输送着绿色动能。
除了发达的水电资源以外,近年来,宜昌积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宜昌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公开报道显示,过去的一年,宜昌产业转型势头强劲,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等产业加快壮大。
产业的发展是宜昌崛起的关键因素。2024年,宜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经济总量达到6191亿元,一举跃升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

2024年宜昌GDP达到6191亿元,成为“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图为宜昌的一家汽车工厂生产线。 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5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发展战略。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上,宜昌就对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等进行深入部署。这也是宜昌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展现了宜昌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的决心。
明媚的春日里,宜昌的大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4月3日,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总投资1368亿元的221个重大项目正式开工。而在安琪集团的智能化车间里,一粒酵母的全球旅程被重新定义——这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酵母企业,每年将45万吨生物产品送往世界各地;在宜昌东部的欣旺达动力电池基地,机械臂精准挥舞,为新能源汽车装上“湖北芯”;在兴发集团的三峡实验室中,科研人员将磷矿石“吃干榨净”,让磷矿实现了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高附加值突破……
如今的宜昌,正加速产业升级,积极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乡村“来电”
新兴产业在宜昌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特色产业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勾勒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宜昌市远安县的一座村庄。 视觉中国 图
从秭归脐橙到五峰茶叶,从清江鲟鱼到长阳魔芋,宜昌的乡村里藏着“土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的密钥。
在秭归,一颗脐橙的命运被科技改写。维楚云仓的智能分拣线上,橙子经过光谱检测,糖度、大小被精准分级,48小时即可抵达长三角地区市民们的餐桌上;屈姑食品的车间里,果皮提炼精油,果肉制成酵素,一颗橙子的附加值提升数十倍。而在长阳,魔芋从深山“破圈”,通过一致魔芋公司的深加工,变身高品质复配魔芋胶、美妆用品,带动数万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的“含金量”不止于此。在宜都,通过鲟鱼“上岸”,渔民收起渔网,转型为“工厂化养殖员”,一条鲟鱼孵化出鱼子酱、胶原蛋白肽等高端产品,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也稳定了渔民收入;牛扎坪村的民宿小院里,游客坐在葛洲坝畔品茶,村民靠着“坝顶风光”年均增收近十万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富脑袋,也要富口袋,既要“塑形”,又要“铸魂”。
宜昌的实践,恰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生态资源资产化、特色产业高端化,让“绿水青山”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让发展红利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文旅“来电”
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文化与自然的交融之地。

宜昌在长江边修建起公园。 视觉中国 图
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屈原、王昭君、嫘祖、杨守敬等历史名人皆出于此。此外,宜昌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坐拥72家A级景区,包括三峡大坝—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三峡大瀑布等4家5A级景区,百里荒高山草原等27家4A级景区。
近年来,宜昌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正抢抓新机遇,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夜幕低垂,“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宜昌渐渐披上华丽的灯光“彩衣”。当游客伫立在游轮的甲板之上时,天然塔、镇江阁、至喜大桥渐次出镜,城市之美尽收眼底。公开报道显示,“长江夜游”将城市景观、水电文化、三峡特色和夜间休闲深度融合,首创“乘游轮+观夜景+过船闸+灯光秀”模式,已成为宜昌“夜经济”的核心IP。

三峡起始于宜昌,图为西陵峡起点。 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图
顺江而下,江水穿越崇山峻岭,最终在东海之滨澎湃入海。长江首尾相望的宜昌与长三角,虽相隔逾千公里,却因这道流淌了千年的经济大动脉而“志同道合”。
从4月21日起,澎湃新闻调研团将和长三角15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共同用一周的时间深入宜昌,调研宜昌发展的成功经验,讲述宜昌发展中的感人故事,探寻宜昌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宜昌,来到宜昌,开启“来电”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