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撰文 | 灯灯
编辑|野格
你是否也常常为公共场所的二手烟感到困扰?
在餐馆吃饭,邻桌飘来的刺鼻烟味盖过了饭菜的香气;在公司开会,整个会议室烟雾缭绕,熏得人头疼眼干;打开房门,楼道浓烈的二手烟扑面而来,下一趟楼的工夫,头发、皮肤、衣服便全部沾上了烟臭 ……
无数研究表明,二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更大,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下,会大幅提高罹患肺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图源电影《志明与春娇》
早在 2011 年,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现实中,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屡禁不止。对于无处不在的二手烟,大多数人只能选择躲避和忍耐。
不过,近年来的互联网舆论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忍无可忍,开始主动出击,怒管公共场所抽烟的不文明行为,以此夺回在洁净的空气中自由呼吸的权利。
当然,劝陌生人不要吸烟没有那么容易,其中需要勇气,也需要策略和信念。
上个月,一则 " 女子劝阻吸烟被怼不闻烟味别出来吃饭 " 的新闻登上热搜第一,我们和当事人小橙,以及与她有着相似经历的年轻人聊了聊,希望能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劝陌生人不要在餐馆抽烟,
我上了热搜第一
聊起过去一个月的经历,小橙说,她完全没有想到,劝阻吸烟这样一件在她看来非常 " 小 " 的事情,居然能成为被全网关注的新闻。
小橙今年 33 岁,在杭州从事互联网运营的工作。3 月 20 日晚上,她和丈夫去一家烧烤店吃饭,刚进门就闻到了浓浓的烟味,发现是两个男顾客在抽烟。小橙两次找到服务员,希望他们能制止抽烟的人,但服务员面露难色,推脱说要等老板来了再说。
小橙决定不再等待。她径直走向抽烟的两个男顾客,告知他们室内不能吸烟,请他们灭烟。起初对方态度还不错,满口答应着,但小橙结账时,再次闻到了烟味,发现之前那两个男顾客又点起了烟。
小橙说,她那时候其实已经吃完饭了,马上就要走了,但正义感让她无法坐视不管," 我平时也是比较仗义执言的那种人,遇到景区插队、地铁里手机公放的情况,都会站出来说话,之前遇到有人在餐厅抽烟也会劝阻 "。
于是她再次和那两个男顾客交涉,要求他们灭烟,对方却说," 别的桌也在抽,为什么你只盯着我们?"
小橙转头一看,隔壁桌一对情侣中的男生也叼着一根烟。她有些无奈,于是掏出手机录了一圈视频,打算向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这家烧烤店违反室内禁烟条例。
然而,这一举动瞬间激怒了抽烟的人,几桌本不相识的男顾客联合起来攻击小橙,有人斥责她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要找律师告她,有人挑衅地说 " 如果店家被罚,多少钱我都帮店家出 ",还有人质问她," 你不想闻烟味,为什么要出来吃饭?"
眼见冲突越来越大,小橙报了警。起初,执勤的警察对于杭州餐馆内能否吸烟也不太清楚,只说店家没有张贴禁烟标志,要追究店家的责任,并劝小橙换家店吃饭。
小橙上网找到相关条例,确认杭州早在 2019 年就明文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后,警察很快承认了错误,并主动学习了相关条例,同时和现场抽烟的男顾客们说明情况,尤其指出," 在禁烟场所吸烟,对方如果要拍摄视频取证举报你,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
事后,小橙将事情的经过发在微博上,令她惊讶的是,这条微博竟然冲上了热搜第一,收获了 4.1 万转发和 32 万点赞,并得到了央视的报道。

小橙将事件经过发在微博上,引发热议
许多人发评论和私信告诉小橙,自己平时同样对公共场所的二手烟深恶痛绝,小橙的经历给了他们劝阻的勇气,让他们知道了该如何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躲避、退让、忍耐。
不过,也有质疑和说风凉话的声音。有人认为小橙 " 太较真儿 "、" 小题大做 ",也有人觉得小橙的行为没用," 治标不治本,你下次再去还有别的人抽烟 "。

评论区也有许多人质疑小橙 " 管太宽 "、" 不可理喻 "
但小橙想得很清楚," 抽烟这个事是小,但我觉得需要让大家知道,错的是室内抽烟的人,而不是较真的我,凭什么要我妥协?让我闭嘴或者换餐厅?以后哪怕他们再在室内抽烟,再被人制止的时候,知道心虚掐灭而不是反过来指责抨击对方,我的发声就有意义 "。

劝阻公共场所吸烟,
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与小橙有着相同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米线今年 33 岁,是武汉一家动漫店的老板。他的微信名叫 " 拒绝二手烟 ",头像中有显眼的卡通版禁烟标识,个性签名也写着 " 二手烟过敏 "。
米线说,小时候,爷爷和外公经常在家抽烟,长年被二手烟笼罩,他的扁桃体总是发炎,平均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一次吊针。
很长一段时间里,米线不知道这是二手烟带来的伤害,直到大学毕业后开始独居,他突然发现扁桃体不再发炎了,但当他进入二手烟弥漫的工作场合,扁桃体又会产生刺痛感,如果闻多了,疼痛会持续一整天,继而红肿、发炎,严重时甚至讲不出话来。
为了躲避二手烟,米线用尽了一切办法。他每天出门都要戴两层口罩,先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外面再加一个棉布口罩," 这样烟味会更多附着在棉布口罩上,不影响里面的一次性口罩,否则我一天要换十几个一次性口罩 "。
骑车上下班的途中,米线最怕遇到在自己前面边骑电动车边抽烟,或者开车时摇下车窗抽烟的人," 我需要时刻观察对方,躲着他们走 "。

米线在书包上写着 " 讨厌二手烟 " 的字样,以表明自己对二手烟的态度
2020 年,武汉市颁布《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全面禁烟。自那以后,米线也开始频繁对室内吸烟的行为实行劝阻。
米线的动漫店开在武汉一家大型商场里,经常有人在楼道里抽烟。每次在店里闻到烟味,米线便会迅速顺着烟味找到抽烟的人,用一种礼貌但坚定的语气告知对方," 您好,室内不准吸烟,麻烦灭一下,谢谢 "。
大部分人的反应先是一愣,然后便灭了烟,也有少部分人不理他,拿着烟走了,米线说自己会观察对方的走向," 如果我确定他是往楼下走,我就不管他了,但他如果是往楼上走,或者去厕所抽,我就会一直跟着他,直到他灭烟为止 "。
多数情况下,劝阻的过程都是和平的,但偶尔也有起冲突的情况。" 有个餐厅的员工,老是在楼道抽烟,劝不听,到第七八次的时候,我直接拿着灭火器冲过去了,对着他的烟头喷 ",米线笑着回忆," 因为安全插销忘记拔了,实际上没喷出来,但那个烟民终于肯理我了,说‘搞这么吓人,我不抽就是了’ "。

米线在商场劝阻吸烟的记录
因为禁烟,米线成了商场的名人。有其他店铺的店员在楼道抽烟,屡禁不止,米线便跟着他回店铺,找到对方的老板,说," 你家员工总是在楼道抽烟,这是违法的,就算商场不罚你,我看到一次也会来劝一次,当着你们店里所有顾客的面来劝 "。
除了自己劝阻,米线也常常向商场的管理部门投诉,要求他们张贴禁烟标志、移走带灭烟台的垃圾桶、巡逻制止吸烟行为。虽然阻力重重,但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米线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确实变好了不少," 现在商场内部的工作人员基本不存在吸烟行为了,如果是顾客抽烟,劝他们灭掉就行 "。
几年过去,米线积攒了不少劝阻陌生人吸烟的经验。他认为,劝阻成功的关键在于语气,一定要平和冷静,不卑不亢," 千万不要把情绪代入到这件事里,否则就会演变成你和对方之间的矛盾,让事态升级 "。
如果是在餐馆遇到有人抽烟,在米线看来,最好不要自己去劝,而是要把压力给到商家。" 这种情况下,对方一般不是一个人吃饭,桌上还有其他人,你去劝他,他面子挂不住,可能就会和你硬刚,要是还喝了点小酒,他和你耍横的概率肯定会比老老实实认错的概率高很多。" 米线分析。
要是商家态度消极,不愿意管呢?
米线的方法是,继续施压," 你可以向 12345 投诉举报这家店违反控烟条例,或者直接跟老板说,‘我闻不了烟味,这餐饭我不想吃了,你看看是不是要给我退款,或者我不付钱直接走了’。商家没办法,只能三番五次去找抽烟的顾客,这时候顾客一根烟抽了一半,差不多也就灭了 "。

在洁净的空气中自由呼吸,
是每个人的权利
谈及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为何难度这么大," 惩罚力度不够 " 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小橙提到,那天晚上在烧烤店发生争执时,抽烟的男顾客明知道个人会被处以 50-200 元的罚款,但他对此数额嗤之以鼻,表现得满不在乎。
而在控烟条例落实得较好的地区,如中国香港,这个数字最高可达 5000 港币(约合人民币 4704 元),在新加坡,罚款更是达到了 1000 新元(约合人民币 5541 元)。

香港街头的禁烟标语 | 图源视觉中国
小橙坦言,她并不知道那晚抽烟的顾客,以及那家烧烤店,最后是否因违反控烟条例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以她过去的经验来看," 我之前也投诉过别的餐厅,12345 给我的反馈是,他们到现场和店家沟通了,但现实中我好像没见过真的有罚款 "。
而公众对二手烟的危害认知不够,同样是控烟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肺癌是中国人的 " 第一癌症杀手 ",我国每年有 70 多万人死于肺癌,其中有 24 万是女性。
许多女性明明不吸烟,为何也会得肺癌?答案和二手烟脱不了干系。中国疾控中心发布过一项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成年女性在工作中和家里会接触到二手烟,被动吸烟显著提高了其患癌风险。
米线回忆,他从十几年前开始在家庭里宣传禁烟——每逢过年,他都劝来家里的亲戚不要在室内抽烟。" 男士们都坐立难安,茶饭不香,把烟拿在手上,放在鼻子上,耳朵上,反复试探 ",米线说," 如果有人抽烟,我是真翻脸,会拿水灭烟,大吼大叫,直接赶人的 "。
米线的妈妈起初也不能理解儿子如此执着的原因,经常劝他,你就不能忍一忍?直到这两年,妈妈也年纪大了,闻到二手烟就会身体不适,她才知道米线的坚持是对的,于是坚定地成为了他的盟友。
" 一些男性长辈知道二手烟不好,会避开自己的孙子抽烟,但在其他人面前却肆无忌惮,我妈看到了就会说,‘你怎么不在自己家孙子面前抽?就在我面前抽?’ " 米线觉得妈妈的反击特别掷地有声。
如今,他联合妈妈、姑妈、姨妈等家中所有的女性,一起劝导男人们不要在室内抽烟,收效显著," 现在亲戚们过年打牌,都是搬桌子到外面去打,没有人在家里抽烟了 "。
作为动漫店的老板,米线还制作了许多写着 " 拒绝二手烟 " 字样的无纺布挂件,免费送给需要的顾客," 很多人可能不好意思劝阻陌生人吸烟,但是如果把挂件挂在包上,烟民看到了就会知道,原来有人这么讨厌二手烟。一个人戴这个挂件出门,可能有 100 个人能看到,这个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

米线制作的 " 拒绝二手烟 " 挂件,送给了许多有需要的人
受米线的影响,许多朋友、同事也纷纷开始主动劝阻不文明的抽烟行为。米线的店里有一位女店员,也对二手烟很敏感,但之前一直不敢正面劝阻,每回闻到都只能自己生闷气。上个月,看到有男顾客在商场休息区抽烟,她鼓起勇气上前劝阻,男顾客迅速配合灭烟,令她备受鼓舞。
在越来越多人的发声与努力下,一些好的变化也在悄然出现。
4 月初,一名女生在小红书发帖称,自己在北京一家自助火锅店吃饭,劝说两三桌男生不要抽烟,却遭到对方辱骂,双方爆发争执。过后,火锅店疑似经理的人竟提着几瓶酒来向抽烟者赔礼道歉,对餐厅内的抽烟行为坐视不理。
当晚,女生拨打 12345 投诉火锅店,很快便收到了卫健委的回电,第二天得知,卫健委已约谈商家负责人,通过调取监控确认商家违反控烟条例,并对商家处以 5200 元罚款。

一位女性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称,违反控烟条例的店家已被处罚
与此同时,上海已经更进一步,率先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等 8 个人群密集的地标场所,实施室外 " 游烟 " 治理。" 游烟 " 是指吸烟者一边走路、骑车,一边吸烟而产生的二手烟雾。根据规定,市民发现 " 游烟 " 可拨打 12345 进行举报,违者个人最高罚款 200 元。

上海率先整治 " 游烟 "
虽然公共场合控烟道阻且长,但小橙认为,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一个洁净、清新、文明的社会是可以被期待的," 大家不要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小,只要坚持下去,聚少成多,这股力量终将不容忽视 "。
本文部分插图来自受访者,其余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