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江苏吴中医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揭露其2018年至2023年间多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公司涉嫌隐瞒实际控制人变更、连续四年虚增营收利润,并存在关联方巨额资金占用问题,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自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造假行为系统性存在,三大违规直击信披底线

  2018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苏州吴中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生股权变更,钱群山成为实际控制人。但2018至2023年年度报告始终披露钱群英(钱群山胞姐)为实控人,构成长期虚假记载,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稳定性产生误判。

  2020至2023年,公司通过三家子公司与关联方虚构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交易,累计虚增营收17.7亿元。分年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相关资金循环通过空壳公司伪造闭环,实际货流与报关单严重不符(如单笔千万级交易仅12箱货物)。

  公司以虚假贸易采购款形式向关联方输送资金,2020年末占用余额1.27亿元,至2023年末飙升至16.9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6.88%攀升至96.09%,几乎掏空公司资产。

  经营困境加剧:医美业务难掩颓势,半年预亏触发退市倒计时

  尽管公司曾凭借韩国童颜针产品“艾塑菲”(AestheFill)的代理权短暂扭亏(2024年医美板块营收同比暴增4225.65%),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4000-6000万元。业绩下滑主因贸易业务应收款减值计提增加。

  当前更严峻的是退市风险。根据《告知书》,若最终处罚认定财务造假事实,公司将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条款。二级市场已提前反应:7月14日股价一字跌停至2.19元/股,年内市值蒸发超75%。

  事件启示:

  江苏吴中案再次凸显部分上市公司治理失效的沉疴——从实控人隐瞒、财务造假到资金侵占,形成“一条龙”违规链条。在注册制深化改革背景下,此案亦为市场各方敲响警钟:信息披露真实性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任何挑战底线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注:本文结合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