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掌舵少林寺的 30 多年里,争议如影随形。

他将往昔那座破败凋敝、经济窘迫的 " 穷少林 ",一步步构筑起 " 商业帝国 " 的版图。在此期间,人们不断追问:他是 " 出家人 " 还是 " 经营者 "?本是清修之地的少林寺能否走商业化之路?除了饱受争议的商业化行径,释永信的私人生活也曾被置于聚光灯下。质疑的风波屡次平息,直至现在被 " 实锤 ",让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议有了新的走向。

少林寺

一面袈裟,一面算盘

少林寺内如今少见僧人走动,然而提及执掌这里 30 多年的释永信,几乎每一位游客或当地人都能说上几句。很多人认为释永信与传统认知中清心寡欲的僧人形象形成强烈反差,他更像一位 " 佛门 CEO"。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 年出生于安徽颍上。1981 年,16 岁的他奔赴河南嵩山少林寺,关于他年少出家的缘由,至今说法不一。

彼时的少林寺,远非今日的热闹景象。寺庙破败,僧众稀少,香火不旺。李连杰在 2010 年接受采访时回忆," 我们真的去少林寺的时候,其实基本上破坏得蛮厉害的,真正的出家人在那里不多,有一个藏经阁,有一个扫院子的,有个方丈,就几个人,而且没有什么武功。"

转折点出现在 1982 年。电影《少林寺》以 1 角钱的票价创下了 1.6 亿元的票房纪录。它直接带火了少林功夫,带火了少林寺文旅,让这个沉寂的千年古刹转而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 " 功夫圣地 "。

嗅觉敏锐的释永信抓住了这股浪潮。1986 年,他牵头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院。1987 年,发起成立少林寺武术队,后发展为声名远扬的少林寺武僧团。武僧团不仅在国内频繁演出,还走出国门,其演出费用不菲。释永信想的是,将 " 功夫 " 做成一门产业。

1990 年代,释永信开始布局 " 品牌保护 ",注册商标。截至目前,少林寺已注册 700 多个商标,涵盖食品、服装、影视等多个领域。

1996 年,他创建少林寺网站,率先触网,开启少林寺数字化传播之路,为后续少林寺商业化埋下伏笔。

实际上,释永信在 1987 年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成为少林寺的实际掌舵人。1999 年任少林寺方丈时,他才 34 岁,很多人称他是最年轻的的方丈之一。

从那时起,释永信便踏上了一条充满争议的改革发展之路。

从文化输出到 " 商业帝国 "

释永信执掌少林寺后,最引人注目的举措莫过于推动少林寺的商业化和国际化。

在拥有了品牌、流量之后,1998 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等业务,这是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直到现在,仍有声音对此质疑," 和尚该不该搞生意 "。

而释永信一直以商业化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林文化作为回应理由。他曾说:" 和尚也要吃饭。"

少林寺游客络绎不绝

2008 年,释永信创办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释永信曾代持 80% 股份,后由释永福接任实际控制人。释永福与释永信同为少林寺僧人,属师兄弟关系,且存在职务上的上下级分工。

该公司成为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平台,少林寺的商业版图持续扩张。

2008 年,少林寺直接下属的 " 少林欢喜地 " 开设淘宝店,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在网购刚刚兴起时便捕捉到商机。

2014 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签订合作协议,授权其使用少林品牌研发移动端和电视端的少林相关题材游戏,将少林 IP 与游戏产业相结合。

少林寺下属的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单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2019 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成为中医药领域的 " 网红品牌 "。

其商业化成果用数字更直观。相关媒体数据显示,2010 年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围绕少林寺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也约占地方财政的三分之一。2019 年游客量峰值达 420 万人次,按人均消费 300 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 12 亿元。

争议落幕,少林寺出路何在

然而," 商业帝国 " 的扩张,始终伴随着争议。

2009 年,有媒体报道少林寺拟 " 上市 ",引发轩然大波。释永信曾澄清 " 少林寺永不上市 "。许多人批评:" 佛门清净地,怎能变成摇钱树?"

价格问题也曾引发热议。寺内 " 高价香 " 最低 400 元、最高 10 万元;景区商铺租金高达百万,开光饰品价格虚高。2012 年,少林寺还因景区乱象,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下达整改通知。

2022 年 4 月,少林寺旗下公司以 4.52 亿元拍下郑州一块宗地," 少林寺进军房地产 " 的消息更是引爆舆论。

近年来,少林寺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流量变现,入驻抖音并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释永信本人则成了 " 网红方丈 "。

除了商业化争议,释永信的个人生活也多次卷入舆论漩涡。

2015 年,一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 " 实名举报 ",控诉释永信与多女子关系复杂,并质疑其拥有两个身份证、侵占资产等七大问题。后来,有关部门调查后称部分举报不实,有些查无实据,但这一事件还是给释永信和少林寺的声誉带来极大影响。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一系列传闻,释永信曾表示," 要有问题早就成问题了。"

而这场持续 30 多年的舆论拉扯,在今年 7 月迎来转折。7 月 27 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释永信被调查。中国佛教协会 7 月 28 日发布公告,同意对释永信的戒牒予以注销,称 " 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 "。

目前,曾执掌洛阳白马寺的印乐法师已接任少林寺住持。这位新掌门面临的考验,不仅是持续的舆论,更是如何在 " 传承佛教初心 " 与 " 适应现代社会 " 之间找到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