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font>2025年8月11日,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32)突发人事变动:59岁的副董事长章良利因“工作安排”提交辞呈,即日卸任副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彻底退出管理层。

尽管公告强调此次变动“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但章良利作为公司年龄最长、资历最深的董事,其离任恰逢浙江新能抽水蓄能业务攻坚关键期。
回顾章良利的职业生涯, 贯穿了浙江能源体系三十余年。1987年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深耕电力系统,历任温州燃机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公司总经理等要职,2018年进入浙江新能后主导绿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抽蓄项目落地。
2024年报显示,他虽位列薪酬最低的高管(年薪79.61万元),却在14人管理团队中年龄居首,比平均年龄高出6岁。此次离任延续了浙江新能近年高管年轻化趋势——2024年8月以来,公司已更替3位副总经理,新任高管陈仲渊(54岁)、俞彩孟(51岁)均为70后技术骨干,分管工程与节能业务。
耐人寻味的是,章良利辞职前不久,浙江新能公告了储能核心项目的新进展。其控股子公司绿能电力拟以2.02亿元收购常安抽蓄29%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升至80%。常安抽蓄作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工程,装机容量达1200MW,计划2027年投运,将直接服务长三角电网调峰需求。
近年来,浙江新能的储能战略在提速。公司2024年明确“以抽水蓄能为储能主力”,在临安、富阳、浦江三大基地布局控股项目,并参股6个抽蓄电站。2025年上半年,其新增储能核准规模突破1.5GW,抽蓄占比达68%。此次人事调整恰是业务扩张期的组织适配——正如同期董事长更替案例所示,央国企正加速高管迭代以匹配新能源技术攻坚需求。
章良利离任折射出省级能源集团的转型压力。浙江作为抽蓄资源富集区,目前装机量已突破703万千瓦,但面对2035年3000万千瓦的需求目标,仍需年均新增200万千瓦。浙江新能此次收购常安项目,正是抢占区位优势的缩影:富阳地处长三角负荷中心,输电成本低于西部项目,且丘陵地形平缓、基建成熟,度电投资可降低约15%。
市场更关注后续战略连贯性。章良利曾主导浦江抽蓄设计优化,而该项目与常安同属浙江新能“购建并举”核心资产。新任管理团队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两大任务:一是推进常安项目融资(目前净资产仅2.11亿元,收购后需增资扩股);二是突破中小型抽蓄技术瓶颈,应对“优质站点稀缺”行业难题。
章良利辞职看似突发,实则嵌于浙江新能“风光水储”协同战略的深水区。其绿能电力董事长身份与抽蓄项目进展的强关联,暗示此次变动或是业务权责重构的前奏。在央企高管因“工作安排”密集更替的2025年(累计7家能源上市企业公告类似事由),人事流动已非风险信号,而是战略聚焦的显性刻度。
抽水蓄能从“替补电源”转向“电网主力”,企业治理逻辑正同步升级。浙江新能“项目加码”的操作不受“新老交替”影响,验证了储能行业的新规则——赛道投入绝不动摇。
*关注我们:获取每日储能快讯,深度解读产业趋势。
活动预告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