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凌晨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权益资产成为公募基金净值增长的重要。截至8月15日,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100%的“翻倍基”数量已达16只(仅统计主代码)。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这些“翻倍基”中,有15只基金重仓了创新药板块。得益于创新药行情的持续演绎,净值翻倍基金数量进一步增加。站在当前时点,“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成为不少投资者面临的困难选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投资认知仍在不断完善,部分标的估值仍较低,创新药板块的未来表现值得继续期待。

  权益资产走强带动相关基金净值整体增长。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市场上年内净值增长率在50%以上的基金共计209只,其中年内净值增长率超100%的“翻倍基”数量达16只。

  这些“翻倍基”分别来自汇添富基金、长城基金、中银基金、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14家公募机构。在16只“翻倍基”中,除了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该基金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方向),其余15只基金均重仓了创新药板块。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以143.24%的年内净值增长率暂居榜首。从最新披露情况来看,该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对组合的重仓方向、结构、个股调整不多,仍继续看好创新药方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股票投资仓位达92.65%,其重仓股包括等。

  此外,除了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等医药主题基金,诺安精选价值混合、中航优选领航混合发起、嘉实互融精选股票等“翻倍基”也选择重仓创新药。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基金管理人表示,今年二季度创新药板块主要演绎了“大额对外授权预期”这一逻辑,符合该基金“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的选股策略。

  亮眼的业绩表现也吸引了市场资金持续流入,部分“翻倍基”规模增长显著。截至8月14日,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的上市基金规模已达190.43亿元、149.94亿元。为了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和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部分基金则已选择限购。例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已在7月份下旬暂停申购。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基金经理张韡认为,目前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投资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认知的过程中,超预期出海项目持续出现,带动创新药板块整体估值抬升。从我国创新药行业来看,当前是国产创新药从仿制到跟随再到第一次出现超越的历史阶段,本轮创新药行情上限有望超过前一轮国内药企作为海外药企外包商的CXO(医药外包)行情,后续或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交银施罗德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创新药板块年内涨幅较高,但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低位置,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往后,我们仍较为看好创新药板块的表现。”

  “创新药的核心驱动逻辑——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化突破带来的巨大成长空间,长期内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短期波动或为布局提供良机。”上述人士认为,在创新药全球化进程加速过程中,创新药企业通过积极的BD(商务拓展),有望实现可观的收入增长,同时,创新药企业也可借助海外授权交易在海外打开全新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