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公募出手自购。

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同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任,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2470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至此,澎湃新闻据基金公告统计,年内至少已有23家公募宣布自购旗下基金,总金额达8.037亿元。

另据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整体净申购总额达1092.82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20.5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9.43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今年的自购节奏与过往不同,在股市向上突破阶段,公募机构仍加快自购步伐,更多体现的是对中长期市场机会的看好,而非短期“救市”逻辑。

排排网基金销售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分析称,公募机构近期积极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主要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环境持续好转,A股市场当前估值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凸显出权益类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二是政策层面积极引导,《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将三年以上中长期业绩、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投资行为稳定性、权益投资增长规模等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推动公募机构加大旗下产品投资力度;三是机构主动传递信心,通过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展示自身投研实力与产品价值,从而稳定投资者预期,并助力新基金的顺利发行。

公募本月频频出手自购

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的认同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任,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2470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摩根基金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凭借摩根资产管理全球视野和百年经验,不断推出优质的投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主动管理价值,为中国资产管理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

这已是摩根基金年内第二次公告自购旗下基金。4月30日,摩根基金就曾发布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人民币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其中,3000万元将投资于旗下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上述投资将于近期完成,体现出公司对中证A500指数投资价值的坚定看好,以及对旗下投资团队创造超额回报的坚定信心。

8月以来,除摩根基金外,还有多家公募机构陆续宣布自购。

8月25日,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泰证券资管”)发布公告表示,将于近期陆续运用不超过32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持有期不少于1年。华泰证券资管于2016年获得公募牌照,2017年发行首只公募产品。

对于申购原因,华泰证券资管称,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当前整体经济运行接近中周期底部,权益市场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偏高水平,高质量发展酝酿的新增长点亦层出不穷,A股与港股均具备良好的配置价值。

8月11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宣布,公司及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臻选回报,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8月7日,泰康基金也公告称已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C。

至此,澎湃新闻据基金公告统计,年内至少已有23家公募宣布自购旗下基金,总金额达8.037亿元。其中,南方基金以2.3亿元的自购金额位居榜首,创下年内最大自购纪录。

83家公募今年实现净申购

从基金公司净申购旗下产品情况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27日,今年以来,年内已有8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整体净申购总额达1092.82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获净申购20.5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9.43亿元。

其中,7只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的净申购金额在1亿元左右,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联接A以1.4亿元居首,此外还有天弘文化新兴产业A的净申购金额为1亿元,工银优势领航A、工银丰盈回报A、工银现代服务业A、天弘创新成长A、工银悦享A等5只产品的净申购额均为9999.9万元。

公司层面来看,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以386次申购位居榜首,年内净申购金额分别为21.75亿元、30.49亿元;国泰基金的申购次数为371次,位居第三,年内净申购金额为6.52亿元。

从净申购金额来看,有28家公募的年内净申购金额超过1亿元。招行证券资管位居第一,年内净申购金额高达1000.79亿元,不过其中1000.49亿元均为货币基金。位居第二、三位的是景顺长城基金和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年内净申购金额也超10亿元,达11.23亿元,位居第四位。

展望后市,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表示,在情绪和资金的推动下,A股走出主升行情,成交量显著放大,表明有增量资金入场。从中长期维度而言,基本面改善在未来1至2个季度也有望出现,而且考虑到年初以来科技叙事的积极变化,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对于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对市场维持相对积极的观点。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由于A股市场短期更多是流动性驱动,估值处于系统性修复的过程,位于估值洼地的领域均值得重视;同时维持看好几个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当前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在2025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上,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指出,科技板块具备长期成长潜力,而红利产品则在低利率环境下展现出防御和稳定分红优势。她建议投资者采用“核心+卫星”的组合结构:核心部分以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作为底仓,卫星部分则通过人工智能、通信等高成长科技赛道,与高股息、自由现金流红利指数形成哑铃式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