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8月31日报道,印度空军将拥有基于欧洲制造的空客A321机型的新型预警机。新德里政府已批准这项预算达20亿欧元、执行期为4年的计划。
这是印度空军在印巴5月发生冲突后提升实力的最新举措,过去几个月,印度为了提升空军实力,一方面加速推进以往已批准的采购计划,比如催促俄罗斯向印度交付剩余的S-400防空系统;另一方面寻求新型战斗机、预警机以及提升航空工业。

印度展示基于空客A321平台研制的预警机模型。
多管齐下提升空军实力
加速推进采购6架预警机计划 该计划在印度被称为Netra Mk2预警机项目。在该项目框架下,印度空军将获得6架基于A321空客客机平台研制的空中预警机,其主要任务是作为先进的移动式空中雷达系统,用于探测各类敌方威胁。获得政府批准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将与多家印度企业以及空客公司展开合作。
配备雷达和指挥系统的空中预警机是空战的“大脑”和指挥中枢,被称为“空中指挥所”,可大幅提升军队的预警探测和空战指挥能力。因此,空中预警机也是空军的战力倍增器。由于技术复杂和价格昂贵,空中预警机尤其是中大型预警机普遍只有大国才装备,作为致力于成为“有声有色”大国,印度很早就看到了预警机的价值。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空军通过租借方式短暂体验了空中预警机的威力——苏联根据《苏印友好互助条约》将一架图-126“苔藓” 预警机紧急租借给印度空军,这架预警机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少作用,也让其深刻体会了预警机的重要性。进入上世纪80年代,印度开始寻求国产预警机。印度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研究与发展局 (DRDO) 于1985年7月正式启动了 “空中监视平台”(ASP) 计划,最后选用国产的HS-748客机平台为基础发展国产预警机,预警机在1998年首飞,但在第二年遭遇坠毁,该项目也折戟沉沙。之后,2004年,印度与以色列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15亿美元的三方协议,购买三架以色列"费尔康"雷达的A-50I预警机,印度正式拥有了大型预警机。
与此同时,印度并没有放弃国产预警机计划,通过引进巴西的ERJ-145客机平台,结合国产的“平衡木”相控阵雷达,推出了“天空之眼”预警机,印度一共订购了3架“天空之眼”预警机。这次空战铩羽而归后,印度空军认为,预警机数量和性能方面的不足是空战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加速推进Netra Mk2预警机的重要原因。
空客A321客机是A320的加长型,最大起飞重量83吨,标准航程7400公里,具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操作性,以该机为平台改装预警机,相对于印度现在的预警机,其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和空间等方面都有大幅改善。雷达方面采用改进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在能量转化效率、目标识别精度及探测半径等关键指标上形成跨越式提升,具备400公里外锁定微小目标的能力,配合机首三阵面布局设计,形成300度有效覆盖的战术态势感知网络。这些预警机计划在2030年左右陆续交付印度空军,若全部交付,结合现有的预警机力量,可进一步提升印度空军的预警能力。

印度空军增购国产“光辉”MK1A战斗机,
订购多型新式战机 除了预警机,印度认为,战斗机方面的一些不足也是5月空战失利的重要原因。因此,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空战后,印度空军将寻求更多的新型战机,尤其是隐身战机,此外还将加速退役老化的米格-21和“美洲虎”的老式战机,现役的三代机也会进行相应的升级。
8月20日,印度政府批准为印度空军 (IAF) 购买97架LCA“光辉”Mk1A战斗机,这笔交易价值74亿美元,旨在加强印度的本土国防制造工业并扩大其战斗机机队。印度国防部表示,此次订单加上2021年批准的83架“光辉”Mk1A战机,使印度采购该型战斗机的总数达到180架。这些战机将逐步取代服役印度空军数十年的老化米格-21机队。除了本次采购外,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HAL) 预计还将获得超过200架“光辉”Mk2战斗机和同等数量的先进中型战斗机 (AMCA) 合同。AMCA是印度第五代战斗机项目。
两天后,8月22日,研制和生产LCA“光辉”的印度斯坦航空(HAL)就在位于班加罗尔的总装线进行了“光辉”Mk1/Mk1A战斗机的交付仪式,仪式上出现了6架“光辉”Mk1A战斗机。该战机是“光辉”Mk1的改进型,重点对机载雷达、电子战系统和机载武器进行了升级。换装了以色列提供的E/LM-2052型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该雷达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约200公里,此外还采用了新的座舱、雷达告警接收器和电子战设备,机载武器可以使用以色列新型“怪蛇”系列空客导弹,整体作战能力达到三代半的水平。

印度国产“天空之眼”预警机,平台由巴西客机改造而来。
在隐身战机不断扩散的背景下,印度空军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俄罗斯合作的基于苏-57发展的FGFA项目已经无果而终,引进美国F-35战机更多是“镜花水月”;国产隐身战机AMCA项目则是拖拖拉拉,核心技术攻克颇为缓慢。5月空战给印度政府和军队带来的“震撼”也会促使印度空军获得隐身战机,无论是自己造还是买外国货。5月27日,印度国防部正式批准“先进中型战斗机”(Advanced Medium Combat Aircraft, 简称AMCA)研发计划。该项目将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主导实施,目标是研制一款具备隐身能力、采用双发动力配置,符合第五代战斗机标准的本土化高端战机平台。
“光辉”战斗机在发动机上遭遇的“心脏病”尴尬——美国未按计划交付发动机,导致8月交付的8架“光辉”Mk1A战斗机无发动机可用,引发一些印度网民的嘲讽。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尴尬,AMCA战机选择法国了发动机。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将很快向内阁安全委员会提交申请,与法国赛峰集团正式启动合作。该项目将采取100%技术转让的模式,在印度完成设计、开发、测试、认证与生产工作,目标是研制一款推力高达120千牛的新型喷气发动机,为印度第五代先进中型战斗机及未来机型提供动力。项目预计耗资近70亿美元。
为了加快获得新型战机,有消息称,印度正与俄罗斯接触,引进苏-57E战斗机,很可能在今年12月印俄领导人峰会期间达成协议。俄罗斯空天军目前装备了近30架苏-57战机,而且还成功出口阿尔及利亚,虽然生产速度比较慢,但只要印度钱到位,俄罗斯可以很快增加生产线,让印度尽快获得隐身战机。考虑到国产航空工业,AMCA项目会不会步入“光辉”的后尘很难说,因此两条腿走路才是比较稳妥的路线,即使苏-57E战机与同级别隐身战机存在一些差距,但终归是在五代机的行列。
在机载武器方面,印度计划为“阵风”和苏-30MKI等战斗机换装国产的“阿斯特拉”(Astra,意思是“神兵”)空空导弹。该导弹是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的一款中距空空导弹,最先服役的“阿斯特拉”MK1导弹最大射程110公里,改进型“阿斯特拉”MK2导弹,采用了双脉冲固体燃料发动机,飞行速度4.5马赫,最大射程为160公里。

印度可能选择苏-57E隐身战机“救急”。
印度空军着急有用吗?
在5月爆发的冲突中,印巴双方都重点宣传本国军队的战绩。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称,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斗机。印度则宣称成功对巴基斯坦多个空军基地和防空阵地进行打击。印度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Anil Chauhan)5月31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首次证实,在5月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损失了一定数量的战斗机,但他拒绝透露印度究竟损失了多少架战斗机。
8月9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9日突然宣布,当时印军击落巴基斯坦空军5架战斗机和1架大型飞机。印度空军参谋长的说法迅速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巴基斯坦方面随即否认了印度方面的相关说法。
在笔者看来,这次冲突,双方互有损失,但是印度空军的损失更大,尤其是印度空军的最先进战机“阵风”被击落,让印度空军的空地打击战果黯然失色。这次空战失利后,印度军队内部和国防工业应该会进行充分地评估和研究,并在训练、战术和装备能力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整或增强。上述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印度空军有点着急了。
无论是冷战时期发生的三次印巴战争还是冷战结束爆发的卡吉尔冲突,拥有优势空中力量的印度空军在面对巴基斯坦空军时,一直都抱着某种“优越感”,但2019年爆发的军事冲突(印度一架米格-21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被俘)让印度空军不敢随意轻视这个对手,自2019年后也在装备和战法层面进行了改进,试图在接下来某次冲突中一雪前耻,但今年5月的冲突对印度空军来说犹如“当头棒喝”——体系作战能力不强、合格飞行员数量不足、战斗机关键性能存在缺陷、“八国联军”式的装备体系等弱点暴露无遗。
尤其是体系作战能力方面,印度空军装备的主力战机来自国产、俄罗斯和法国,即使国产飞机的核心设备也有来自以色列、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各战机互联互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对后勤保障也是“灾难”,各型战机无法与预警机等特种飞机形成合力。此外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号称“战力倍增器”,在这些装备领域,印军同样落后于对手。
因此,冲突结束后,印度空军多管齐下提升战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效果如何,有待实战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