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正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消费”,除了LABUBU背后的泡泡玛特,还有许多上市公司有相关布局,谁会是下一个了LABUBU?
近日,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布鲁可、奥飞娱乐等潮玩及文化娱乐领域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各企业定位不同,核心竞争力不同,对潮玩、IP涉足深浅不同,业绩也呈现显著差异:泡泡玛特以超200%的营收增速领跑行业,布鲁可凭借海外扩张实现扭亏为盈,而奥飞娱乐、晨光股份则面临增长压力。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09992.HK)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名创优品(NYSE:MNSO,09896.HK)营收93.93亿元,同比增长21.1%,净利9.06亿元,同比下滑22.6%;布鲁可(00325.HK)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净利2.97亿元,同比增长214.97%;奥飞娱乐(002292.SZ)营收11.98亿元,同比下滑8.17%,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滑32.71%;晨光股份(603899.SH)营收108.09亿元,同比下滑2.19%,净利润5.57亿元,同比下滑11.97%;星辉娱乐(300043.SZ)营收11.35亿元,同比增长84.58%,净利1.55亿元,同比增长186.78%;乐华娱乐(02306.HK)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19.05%,净利0.58亿元,同比增长88.66%;高乐股份(002348.SZ)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35.93%,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21.95%。
2025年上半年这8家上市公司的总营收是382.98亿元,同比增长42.86%;归母净利润是65.56 亿元,同比增长180.5%。

值得注意的是,这8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并非都是潮玩,但可让外界透过这些公司看到IP 商业化的能力与变现路径。
泡泡玛特半年业绩超去年全年,布鲁可海外收入同比增近9倍
“金矿的挖掘才刚刚开始。”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泡泡玛特半年报业绩会上评价LABUBU可承载的价值。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营收净利润均超去年全年。该公司旗下爆火的IP 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在总营收中的占比34.7%。在2024年的年报中,THE MONSTERS的营收占比是23.3%。
在谈及业务指引时,王宁表示:“今年是希望能够做到200亿元(营收),但是感觉今年应该300亿元也很轻松。”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为70.3%,同比提升了6.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除了大爆的LABUBU,该公司旗下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相关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HIRONO、星星人、Zsiga、PUCKY、HACIPUPU等13个IP实现营收破亿元。
上周,泡泡玛特线上发售迷你版LABUBU和ROCK THE UNIVERSE搪胶毛绒公仔,发售当晚多个平台均告售罄。电商平台显示,9月5日,迷你版LABUBU普通款成交均价在133元,相较于79元的官方售价溢价68%。
布鲁可有“中国版乐高”之称,今年1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该公司专注于拼搭角色类玩具的设计、研发和销售,旗下拥有“百变布鲁可”和“英雄无限”两大原创IP,同时获得包括奥特曼、变形金刚、漫威英雄、火影忍者在内的50余个全球知名IP的非独家授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布鲁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位列全球增速最快的规模化玩具企业之列。6-16岁年龄段产品是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上半年,布鲁可的拼搭角色类玩具收入为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占总收入的99.1%。布鲁可在财报中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已将19个IP商业化,共有925种SKU上市销售,其中包括小黄人、酷洛米和名侦探柯南等。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前四大IP产品各自收入贡献占比均超过总收入的10%,合计占总收入的83.1%。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布鲁克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898.6%至1.11亿元,海外收入主要来自亚洲(不含中国)和北美地区。在报告期内,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是布鲁可海外市场中收入最高的两个国家。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高增长,奥飞娱乐的婴童用品仍是支柱
许多人喜欢将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做对比,但两者模式并不同,泡泡玛特以自有IP为核心构建高毛利,产品多以盲盒形式出售,名创优品是 “授权IP+ 签约艺术家IP” 模式,它像是个百货超市,以性价比策略覆盖大众市场。除名创优品店内有一部分潮玩盲盒产品外,该公司还有一个潮玩品牌TOP TOY。
目前,名创优品已与迪士尼、三丽鸥等国际IP合作,此外该公司也战略性签约9位潮玩艺术家,包括近期“一端难求”的爆火 IP“右右酱”的设计师。名创优品在财报中表示,预计今年签约数量将显著突破,并在未来保持稳定快速的签约节奏。
在名创优品上半年的财报中,该公司披露,TOP TOY在2025年第二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营收达4亿元,同比大增87.0%,门店总数达293家。此外,全球投资机构淡马锡领投TOP TOY,投后估值达到约100亿港元。
名创优品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表示,名创优品与TOP TOY打法不同,定位也不同,“TOP TOY是专业潮玩品牌,名创优品是在生活品类基础上,增加了潮玩的一个品类,名创优品的潮玩价格更亲民,TOP TOY价格更高一点。”
奥飞娱乐是以IP为核心驱动力,打造集动画、电影、婴童用品、玩具、潮玩手办、衍生品授权、实景娱乐等业务为一体的IP全产业链平台,该公司的核心目标用户是婴幼儿(0-3岁)和儿童(K12),并逐步覆盖年轻人群体(K12-30岁)。奥飞娱乐的主营业务根据类型可划分为IP内容业务以及实体产业两大板块。
上半年,奥飞娱乐自有IP推出“超级飞侠”“铠甲勇士”等系列衍生玩具及“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系列主题卡牌,外部IP推出“变形金刚”超可动人偶、“三丽鸥”魔法棒等产品。下半年,奥飞娱乐将开拓“超级飞侠”的新产品线、推出AAE系列产品及奥特曼系列积木人等。
从奥飞娱乐表现来看,上半年该公司的玩具、婴童等主营业务均收入下滑,导致其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财报显示,婴童用品上半年收入5.87亿元,在总营收占比49.00%,同比下降2.88%;玩具销售收入4.59亿元,在总营收占比38.30%,同比下降5.20%;影视类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22.22%。
晨光股份传统业务短期承压,乐华娱乐布局潮玩
晨光股份上半年也是营收、净利润双降,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随着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出生率下降,文具行业靠数量增长的贡献减弱,更多的增长来源于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国内文具消费呈现品牌化、创意化、IP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晨光股份旗下的九木杂物社的战略定位是成为晨光品牌和产品升级的桥头堡和全国领先的中高端文创杂货零售品牌。财报披露,报告期内,九木杂物社线下渠道数量持续拓展,产品拓展方面,IP类(二次元、谷子及周边衍生品)产品资源投入和销售占比均有提升,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的市场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财报披露,报告期内,晨光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6.98%,其中,九木杂物社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9.49%。截至报告期末,晨光股份在全国拥有超830家零售大店。
有研报指出,面对传统业务下滑,晨光股份将IP战略提升至新高度,产品线从文具拓展至徽章、立牌等“谷子”品类,并通过近7万家传统渠道铺货,有望带动业务拐点向上。
继并购Letsvan 61%的股权后,7月31日,量子之歌集团(Nasdaq:QSG)宣布收购后者剩余全部股权,Letsvan目前的IP版图包括又梨、WAKUKU、SIINONO等15个IP,其中WAKUKU在2024年底推出后得到市场认可,在明星宣传带动下成为潮玩新品。在进入潮玩领域前,量子之歌主业是在线成人教育,目前还未发布截至6月的财报数据。
在另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的半年报中,也能看到Letsvan的身影。乐华娱乐在财报中表示,集团潮玩业务通过针对性合作获得牵引及在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集团子公司天津壹华与深圳熠起(Letsvan)联合创立了与华同行,作为WAKUKU哇库库等潮玩IP的孵化及运营平台。
此外,艺人小卡也成为乐华娱乐上半年艺人相关衍生品的增长关键。上半年,乐华娱乐潮玩板块和艺人小卡所属的IP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060.6万元,同比增长128%。
上述企业之外,今年5月,万达电影全资子公司影时光与关联方中国儒意全资子公司儒意星辰共同出资1.44亿元,投资潮玩企业52TOYS,52TOYS已递表港交所,去年营收6.30亿元。卡牌企业卡游两度冲刺港交所,2024年全年营收达100.57亿元。
灼识咨询数据表示,2024年,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为756亿元,占中国IP衍生品市场的43.4%。随着越来越多优质IP涌现以及IP商业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IP玩具市场占中国IP衍生产品市场的份额将持续提升,预计将在2029年达到49.9%。
国联民生在研报中表示,潮玩业务有逆周期的增长韧性,2024年全球IP玩具市场GMV达5251亿元,2020-2024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其中中国市场GMV达756亿元,2020-2024年CAGR达11.7%,2024-2029年CAGR有望达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