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大戏东望2025全国话剧展演季”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福寺园区举办。

从10月中下旬至2026年1月,35部戏剧作品将在北京市东城区集中展演。其中话剧有20部,其他类型剧目15部,通过国内经典、国际特邀、东城原创、院线联动、线上展映五个单元呈现。

发布现场

11月6日,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将作为开幕大戏登陆北京保利剧院。该剧以郑板桥被弹劾为引线,用倒叙手法串联他七年为官历程。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何冰担任导演兼主演。

包括《小郡之秋》《俗世奇人》《长安的荔枝》《红楼梦》《雷雨》《原野》在内的35部精品剧目70余场演出将陆续在国家话剧院先锋智慧剧场、中国儿童剧场、中央歌剧院、曹禺剧场、北京人艺小剧场、北京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喜剧院以及南京、武汉、长沙、杭州等全国各地剧院上演。

展演剧目

其中,《小郡之秋》将于11月13日起在曹禺剧场上演。该剧改编自美国剧作家崔西莱茨荣获2008年普利策戏剧奖的同名作品。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小郡之秋》贯穿始终的悬念和强烈的戏剧张力,将吸引广大观众走进剧场。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在北京人艺舞台呈现的外国剧目。

11月21日起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的音乐剧《四十天》以1938年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指挥民生公司完成“宜昌大撤退”的抗日壮举为蓝本,将再现东方版“敦刻尔克”。据介绍,该剧融合川江号子、抗战歌曲等特色元素,生动再现抗击日军、生死博弈的惊险时刻,让千钧一发的渡江场景在剧场中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历史回响。

12月初在中央歌剧院上演的舞剧《龟兹》以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龟兹地区为背景,通过玄奘的第三视角展现鸠摩罗什的传奇经历,反映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的交融。舞蹈语汇以克孜尔石窟壁画龟兹舞姿为基础,融入多种舞蹈元素创新编排。

《龟兹》

10月24-26日,展演季将在隆福寺街区举办“大戏东望2025隆福戏剧汇”专题活动,以“戏剧新表达、生活新体验”为主题,设置七大互动板块,包括戏剧文化市集、沉浸式戏剧巡游、戏剧解谜互动、戏剧放映交流、剧组见面会、展演季回顾展、创意打卡传播,打造戏剧专属体验空间,让戏剧艺术走出剧场、融入城市生活。

隆福寺街区

展演季还将以“全天候、全街区”的形式,呈现近20场沉浸式演出,集中展现青年艺术群体的创意表达与文化活力。特别策划沉浸式互动节目《无声迪斯科》,以街头驻场的创新形式打破剧场边界;设计戏剧版“实景解谜游戏”,参与者在市集场地、周边商铺内找到对应线索,并完成集章、字谜、拼图等游戏获得线索,解锁完整剧情获得限定演出票及优惠券。设置“大戏东望”展演季前六届回顾展,集中展示往届精彩剧照、艺术家寄语等内容,打造一处沉浸的戏剧记忆空间。

开心麻花剧场

本届展演季也将聚焦“话剧的舞台美学与时代精神”“音乐剧的叙事与情感表达”“沉浸式戏剧的观演重构”等前沿话题,在潮东里、明城墙遗址公园、《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青云胡同23号艺术中心等东城区特色文化空间,邀请剧目主创、戏剧学者与观众展开多维对话。通过“开放式座谈+导赏直播”的形式,将专业戏剧艺术从舞台空间延伸至社区场域,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助力市民在参与中亲近戏剧、理解戏剧、热爱戏剧。

此外,本届展演季推出戏剧普及、惠民票务、票根增值三大核心惠民行动。其中,戏剧普及集结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戏”润童心、“剧”出精彩》、北京喜剧院的《走进喜剧的台前幕后》、吉祥戏院的《吉祥艺术课堂文化普及推广活动》、开心麻花的《剧场共振,你我相连》等8个单元共计24场活动,从儿童剧启蒙到喜剧幕后揭秘,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的戏剧认知需求。

本次展演季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