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要来上海了”——2023年传出的消息,最近终于有了眉目。

位于上海四川北路的群众影剧院,装修已接近尾声。10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探访群众影剧院,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楼的德云社有望在10月底开业,届时郭德纲将现身并展开首演,具体时间还未敲定。

2025年10月23日,上海德云社剧场,目前正在装修。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尽管尚未正式营业,群众影剧院已经吸引了不少好奇的路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一位忻姓爷叔在德云社剧场给老伴拍照。

他介绍,自己以前住在隔壁的弄堂,和群众影剧院就差几个门牌号,打小来这里看电影,现在搬走了,听闻德云社要开业的消息,特地回来看看,“这里以前放电影、演舞台剧,格局基本没变,只是以前座位分楼上楼下,现在就一层。”

当被问及是否有兴趣来听相声时,忻姓爷叔的老伴回答:“想来听啊。”

记者又问:“上海本地人对相声感不感冒?”忻姓爷叔说:“不感冒。”

得知记者身旁的是运营方负责人,爷叔阿姨立马抛出了几个问题。

“一张(演出)票多少钱?”“300块钱一张,就可以坐前面。后排估计也两三百元。”

“如果郭德纲来的话,没这么便宜吧?”“他们正常演出的票价还挺贵的,但这是长期要运营的场地。”

“买票通过什么渠道?”“大麦。”

“售票窗口有吗?”“这边没有,都是网上。”

阿姨说:“好多老年人不知道大麦,建议你们在这里设一个售票窗口。”

10月23日下午,群众影剧院一楼已经营业,吸引了一些路人探访。

聊到南北方演出差异,忻姓爷叔认为:“上海本地有独角戏、滑稽戏,北方有相声和小品。北方的相声小品有什么优点呢?它的语言,全国人都听得懂。上海的方言,外地人听不懂,打不开市场。”即便对相声“不感冒”,他还是表示愿意来看看。

相声在上海有市场吗?——德云社要来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记者把问题抛给了运营方负责人。

“上海其实有很多‘纲丝’(郭德纲的粉丝),一年跑几趟天津、北京。我们这个场地很小,只有不到300人的座位,上座率不是问题。”他表示,开业后会定期更新演出内容,“比如德云社当红的相声演员轮流带一些新人来,每半个月换一次内容,换一次人,新鲜感是能够保持的。”

至于目标人群,他认为,最近来张望的老年人多,开业后可能年轻人更多,“相声里有一个专门的群体叫‘德云女孩’,喜欢相声的年轻人有很多。”

提到上海,脱口秀市场已经成熟,相声还需拭目以待。该负责人表示,引进德云社之前也考虑过其他演出形式,对相声还是有信心的,“相声的发展肯定得跟随时代,跟着时代走,才能拥有粉丝。老讲那些陈旧的东西,谁会听呢?”

“就等郭老师了。”他告诉记者,开业时间还需等待官宣。网络售票APP显示,11月1日晚,郭德纲于谦相声专场将在上海静安体育中心开演,门票已售罄。

群众影剧院正在装修。

23日下午,群众影剧院仍在紧张筹备。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楼为餐饮店,包括牛肉面、川菜、烘焙等在内有8家餐饮店(包含沿街门面)已经营业;二楼为德云社剧场,正在装修,楼梯处被拦起,有工人正在打磨台阶;三四楼为办公用地。

上述运营方负责人介绍,群众影剧院为历史保护建筑,各项审批流程比较严格,老建筑的构件规格也和现在的不一样,需专门定制,因此装修用时较长。整个建筑基本保留原有的格局,而德云社剧场内,舞台前方将摆放八仙桌,后面是阶梯座位。目前装修已进入收尾阶段,待桌椅等家具进场后基本竣工。

位于四川北路1552号的群众影剧院已有94年的历史。1931年1月31日,广东大戏院在此开幕,此后多次更名,1968年1月更名群众影剧院,沿用至今。这里也从沪上粤剧重镇逐步发展为综合文化空间,1931年开幕初期以粤剧演出为主,后期引入电影、歌舞表演和戏剧演出,功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位于四川北路1552号的群众影剧院已有94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