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研报称,预测(01810)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3/2.06/2.60元(原预测为1.64/2.10/2.61元,主要调整了营业收入及部分损益项)。根据可比公司26年3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71.65港币(人民币港币汇率采用1:1.094),维持买入评级。
东方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根据小米汽车公众号,2025年9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40000台。
小米产品创新与落地能力持续强化
部分投资者认为小米在技术创新和落地能力上仍有不足之处,对人车家各项业务的成长持续性有一定担忧。该行认为,小米在新功能研发、产品制造等方面的竞争力已经大幅提升,构筑起更为强大的企业经营生态。小米产品创新及落地放量的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推动人车家各项业务持续成长。
小米汽车月交付量突破40000台,从产能扩充及补贴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
2025年7月小米汽车月交付量单月首次超过30000台,而9月份则进一步突破40000台,展现出出色的产能扩充能力。随着新产能持续落地爬坡,小米汽车交付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25年10月24日小米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消费者在2025年11月底前锁单,在2026年较2025年多出的差额可通过购车尾款减免的方式进行补贴。该行认为,小米从产能扩充及补贴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望助力全年汽车交付量目标完成,并为汽车业务未来持续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25Q3手机份额保持稳定,以产品创新推动小米17系列销售增长及高端化
在手机业务方面,根据Canalys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全球份额为14%,稳居全球第三的位置。2025年9月25日,小米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手机。小米17系列有多项创新功能,包括Pro和Pro
Max配备背屏,Pro
Max搭载超级像素屏幕技术等。小米以产品创新驱动手机业务高端化,根据小米总裁卢伟冰在K90系列发布会上披露,小米17系列销量较上代增长30%,其中Pro版本占比超过80%。
风险提示: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汽车业务不及预期,AI落地不及预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