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呼吸编辑部 39深呼吸

7月15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了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2025年7月8日,我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下称中疾控)最新发布的《2025年6月全球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也特别提到虫媒传染病疫情带来的输入风险。提醒出国旅行者重点关注墨西哥、巴西、秘鲁、哥伦比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泰国、越南和也门的登革热疫情,法属留尼汪岛、法属马约特岛和法国本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白红莲就基孔肯雅热提醒: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广大市民需增强防控意识。一旦出现发烧、关节痛或皮疹等不舒服症状,请及时就医。

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百国,广东每年都有输入病例

“那年从泰国旅行回来后不到一星期,突然手脚关节疼痛,走路、拿东西都痛,然后全身发热,高烧39℃。” 五年前感染过基孔肯雅热的夏女士(化名)回忆说,当时在社区卫生中心打了两天点滴都没用,皮肤还出红疹了。她一度怀疑自己“阳了”(新冠感染),但鼻咽拭子结果阴性,后来去了大医院才确诊是基孔肯雅热,被泰国蚊子叮咬导致的。

◎ 感染后突然发病,体温可达39℃。/ 图:123rf

在此之前,她只知道被蚊子咬了感染登革热,压根没听说还会得这种病。夏女士告诉39深呼吸,当时医生给她开了退烧药和缓解关节痛的药,“我自己在家隔离休息,怕传染给其他人,街道小区还专门清理杂草、喷洒灭蚊药等。”

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滋味不好受,夏女士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关节疼痛十分厉害且恢复比较慢。“发烧4天基本消退了,但关节痛用了两三个星期才康复。”

据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以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夏季和秋季。

研究显示,基孔肯雅病毒既不耐酸,也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灭活。在疾病流行地区,该病毒可存在于绿猴、狒狒、黑猩猩、牛、马、猪、兔等多种动物体内。过去二十年里,该病毒在东半球和西半球均有广泛传播,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

经查询资料,基孔肯雅热始发于非洲,1952年被首次发现。当时,在坦桑尼亚的村庄里,高达60%~80%的人感染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也叫基孔热或者基孔症。

◎ 关节痛。/ 图:123rf

蚊虫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媒介,经过三到七天的潜伏期,感染者即可发病。

近年来,基孔肯雅热在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洲国家都出现流行。如今该传染病借助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与跨国旅行快速蔓延,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39深呼吸从广东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广东自从2008年开始不断发现基孔肯雅热的输入性病例,并且每年都有这样的输入病例入粤发病。特别是2010年,东莞市万江新村社区发生了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共发现91例疑似病例,确诊10例。

佛山顺德这次会不会发展成更大规模的流行?虽然目前病例不少,但只要做好防控,是不太可能大暴发的。因为这种病只有蚊子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把患者及时发现、做好蚊媒隔离,蚊子控制好,基本就能把疫情按住。

与登革热不一样,患者关节痛更剧烈更持久

作为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跟登革热非常像,都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初期都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

◎ 伊蚊。/ 图:锐景视觉

不过,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关节痛恢复期长达几周,部分患者的关节痛症状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 《基孔肯雅热诊断与治疗方案》对关节痛的描述。/ 图:中疾控官网

另外,登革热发生重症的比例比较高,致死病例时有发生,但是基孔肯雅热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星期可以治愈,特别重的病例与死亡病例是非常少见的。有一年,印度洋一个小岛有25万人感染基孔肯雅热病,造成200人死亡。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专家何剑峰曾在受访时提到,基孔肯雅热在国内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医生和病人都以为是普通感冒发烧。是否基孔肯雅热病,通过“醉酒貌”可以初步判断,也就是患者的身上、脸上有点红红的,就像喝醉酒一样。”他建议,如果有市民最近到印度洋附近国家旅游,回来后一个星期内出现头疼、关节痛要及时就医。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专家刘起勇,曾经远赴非洲参与防控基孔肯雅热,他认为,基孔肯雅热的症状虽然有点像登革热,但它的致死率很小,感染者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特殊人群还是要小心,他提醒说,对于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热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而最麻烦的就是隐性感染者。“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很多人没有症状,成了隐性感染者,大约一周才发病,蚊虫叮咬了隐性病人再叮咬别人,就会传播开了,会造成更多感染。”

无特效药对症治疗为主,国外已有预防疫苗

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中疾控表示,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

◎ 《基孔肯雅热诊断与治疗方案》介绍治疗方法。/ 图:中疾控官网

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有登革热疫苗,基孔肯雅热也一样。

2023年11月,由法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预防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的疫苗(IXCHIQ),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适用于18岁以上高风险人群。该疫苗属于减毒活基孔肯雅病毒疫苗,但是今年5月9日, FDA发布了暂停 60 岁以上人群使用该疫苗的建议,因为调查显示该疫苗上市后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包括神经系统事件和心脏事件。

2025年2月,又有一款基孔肯雅热疫苗——Vimkunya(基孔肯雅热重组疫苗)注射剂,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预防 12 岁及以上人群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所致的疾病。该疫苗还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在欧洲地区上市。

综合多方信息可知,无论是登革热还是基孔肯雅热,我国都没有相关预防疫苗上市。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1、清除蚊子的老巢

定期清理积水、翻盆倒罐、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

2、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

家里安装纱窗,卧室挂蚊帐;

使用电蚊香液、电蚊拍等驱蚊产品;

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涂抹含避蚊胺驱蚊液;

避免在草丛、积水等蚊虫多的环境逗留。

3、做好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39℃以上)、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

[1] 情况通报.健康顺德公众号.2025-07-15;

[2] 出游东南亚归来,当心染上基孔肯雅热.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10-19;

[3]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01-04;

[4] 东莞发生社区聚集性基孔肯雅热疫情 由蚊子传播.39健康网.2010-10-06.

作者|葵葵

排版|深深

封面|fotomore

首图|123rf

原标题:《关节剧痛!广东一地确诊478人感染,全球已有110国出现基孔肯雅病毒》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