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1994年5月12日通过,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31年来,对外贸易法曾于2004年完成一次修正,并分别于2016年和2022年完成修正。

2024年1月,全国人大财经委透露,对外贸易法(修改)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该委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有关修改对外贸易法的议案所提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对外贸易法的修改工作。

法治日报报道称,对外贸易法修订草案共11章80条,对现行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从内容上看,修订草案进一步充实对外贸易工作总体要求、落实对外贸易领域改革举措、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同时,修订草案丰富完善对外斗争法律工具箱,补充完善相应反制措施。

这些具体措施包括:对有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情形的境外个人、组织,规定可以采取禁止或者限制其进行与我国有关的对外贸易等反制措施;规定任何个人、组织不得为规避反制措施的行为提供支持、协助、便利,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处罚;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明确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等原因,可以禁止或者限制有关货物、技术进出口和有关国际服务贸易,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并增加“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作为采取贸易禁止、限制等任何措施的法定情形;规定有关条约、协定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无法正常运转,使我国根据该条约、协定享有的利益丧失或者受损,或者条约、协定目标无法实现的,我国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据新华社消息,修订草案在立法目的中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规定。同时增加对外贸易工作应当坚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定。在落实改革举措方面,修订草案对国家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等作出规定,并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和鼓励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等改革举措上升为法律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修订草案明确国家加强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对外贸易经营者知识产权合规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建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同时,明确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完善服务网络,为对外贸易经营者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并对建立健全对外贸易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等作出规定。

修订草案还完善了部分反制措施。例如,对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情形的境外个人、组织,规定可以采取禁止或者限制其进行与我国有关的对外贸易等反制措施;规定任何个人、组织不得为规避反制措施的行为提供支持、协助、便利,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理、处罚等。

此外,修订草案完善了相关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制度刚性和约束力。